(月亮船幼儿园通讯员 夏敏)春分,古时又称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明史·历一》说:“分者黄赤相交之点,太阳行至此,乃昼夜平分,所以,春分的意义,一是指一天时间白天、黑夜平分,各为12小时;二是古时以立春至立夏之间为春季,而春分日正处于两个节气之中,正好平分了春季。
一候 玄鸟至
春分雨脚落声微,柳岸斜风燕归来。阳光下,杨柳随着微风摆动,屋檐下,燕子也筑起了巢。春分了,燕子也回南了,耳边似乎又想起了“小燕子,穿花衣”的童谣。
二候 雷始发声
《礼记·月令》记载:仲春,雷乃发声。仲秋,雷始收声。古人认为雷是天地阴阳气相撞的结果。春分阳气蓄势待发,雷声隆隆,日渐变多。
三候 始电
这里的电是阳光的意思,春分后太阳直射点北移,阳光照射日渐充足。
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春分的传统习俗,感受春天的喜悦和情趣,一起走进春分、探秘春分。
让我们一起玩转春分!“春分到,蛋儿俏”,自古民间就有春分竖蛋的习俗。 春分这一天最好玩的莫过于“竖鸡蛋”。孩子们轻手轻脚在桌上鸡蛋它竖起来,体验竖蛋带来的乐趣。
“竖蛋”游戏后,孩子们一起为蛋宝宝穿上了自己设计的衣服!用彩色画笔在鸡蛋上画出美丽的图案,寄托着孩子们心中对美好春天的希望。
春分一到,便出现挨家挨户送春牛图的景象。其图是把二开红纸或黄纸印上全年农历节气,还要印上农夫耕田图样,名曰"春牛图"。快来看看小朋友们画的春牛图吧~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春分时节东风来,这时候放风筝最为合适,沐浴着春光,让我们一起去感受美好的春分时节吧!
春分,是一年中最美的节气,它的美在于春天的多姿多彩。孩子们朗诵的故事、吟唱的儿歌是如此的生机勃勃,就像春天一样生机盎然。
以“春分”节气为契机,帮助孩子们快速了解春分习俗,体验时令节气的趣味性,在走进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促进幼儿的感知、观察及思维的能力,提高幼儿对美的感知能力,更培养了幼儿对祖国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