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保教专栏

小教研小班组(2019学年第一学期第四次)

发布日期:2019-12-10 08:23:29   来源:月亮船幼儿园   点击量:

角色游戏案例分析

一、情况分析:


经过第一阶段,一人一娃娃两人一娃娃学做爸爸妈妈后,幼儿的角色意识有了初步萌芽。他们开始沉浸到游戏中,有的像模像样地用奶瓶给娃娃喝牛奶,有的抱着娃娃开始“窜门”,还有的会对着娃娃小声嘀咕“宝宝乖”。同时,大部分幼儿已经知道假的勺子不能真的放进嘴里,并常会用“这是假的呀”说明自己的游戏行为与现实的区别。十一月以来,按平均4至5人计算,开设了7个娃娃家。但是,常常可以看到:有的娃娃家挤着7、8个人,有的则只有2、3个人;有的娃娃家出现好几个爸爸妈妈;大部分娃娃家餐具物品乱摆乱放、散落满地;结束时,忙乱一片不会整理。在这个时期,幼儿的角色意识从无到萌芽,并逐渐鲜明起来,开始能够处理真假关系,既按角色规定动作去行动,又能按事物与人物的现实特点去处理事物,但角色认知发展较慢。大多数幼儿尚不理解角色之间的关系,这与他们的认知发展和生活经验密切相关。因此,教师需在此薄弱环节上采取相应措施。

二、准备:

在游戏的准备过程中,由于小班幼儿自理能力、归类能力、整理能力都较差,因此为便于幼儿掌握物品摆放整理的常规,我们提供的材料是幼儿易于取放,易于整理的。当孩子还没有清晰的角色意识时,角色认知水平低下,教师提前设计了一些活动帮助幼儿理解家庭人员的关系。根据小班幼儿的特点,家长在生活上包办较多,幼儿动手能力较差,教师除了在材料提供上力求简便之外,更是进行一些具体的指导,丰富幼儿的经验,并放手让幼儿尝试实践。

三、活动过程:

在游戏过程中,由于在现阶段游戏中,游戏材料逐渐增多,游戏开始有了主题,有别于第一阶段的完全独自游戏。因此启动过程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既要鼓励幼儿自由选择,激发幼儿游戏的欲望以促使幼儿尽快投入游戏,又要启发幼儿学会一些解决矛盾的方法。

因为角色游戏是幼儿的自主游戏,所以随机性特别强。因此教师在游戏中注重的是观察,以便准确把握幼儿的游戏水平,游戏意向,以捕捉指导发展游戏的契机。游戏也是幼儿创造性自我实现的快乐活动,所以教师始终以共享为宗旨,注重幼儿的各种情绪体验。小班初期以愉快体验为主,因此教师在游戏中始终营造“你快乐,我快乐,在家都快乐”的氛围,激发幼儿再游戏的欲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