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别化学习中的观察与指导
除了集体学习活动以外最重要的学习形式有了些自己的体会。下面我就着重谈一下本学期计算领域内个别化的观察与指导心得。
教师的观察目标要随着游戏的推进不断改变:
一、游戏初期:
在投入一个新游戏让幼儿去探索时,教师的观察重点并不能落在一味的追求游戏结果、或者是孩子从中学到了什么上。
例:在主中班题《在秋天里》衍生出的游戏“帮妈妈买菜”中,由于一定要读懂任务卡片才能将游戏进行下去,所以我就将第一次的观察重点落在了幼儿能否读懂任务卡上。
这整个游戏过程中,我发现个别幼儿拿取任务卡后并没有进行阅读就去游戏,也有个别幼儿在阅读完后把任务卡往地上一扔,在游戏时就会完全不顾卡上的提示进行游戏。
由于是新投放的材料,这样设置观察目的有利于让我了解到材料的适宜性比如:
1、材料的量是否充足。
2、该游戏是否符合班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是否贴近了班中大部分幼儿的最近发展区,游戏还能不能顺利的开展下去。
二、游戏中期:
当一个游戏进行到中期时,老师的观察目标不能在简单的停留在材料是否适宜上,更多的是应该落在观察材料是否能与幼儿真正互动起来上。
在中班主题《我在马路边》中的游戏“小小停车场”里,孩子们已经游戏了一段时间,基本了解了该游戏的玩法。我就将观察重点落在了幼儿与材料的互动情况以及结果上。
在游戏中我发现许多幼儿拿到牌照之后直接给小汽车插起了卡片,而且这样的情况不在少数,于是我进行了第一次的介入提问到:你这块车牌找对了嘛?但是孩子只是看了看车子和手中的牌照,一脸茫然。在这个过程中,我意识到这样的孩子不在少数,考虑到计算活动的严谨性,我在之后的分享环节中,着重分析了车牌的组成部分:包括汉字、字母和数字。让幼儿了解到单单只有数字的车牌是不对的。
这样调整游戏中期的观察目标让我能充分了解到孩子的游戏情况以及个体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之后的指导。
三、游戏后期:
在游戏快接近尾声的时候,我发现有的幼儿开始对这样活动不感兴趣,或者是由于操作熟练了,游戏总是很快就能结束。针对这一情况,我就开始思考将我的观察目标落在了如何增加游戏的挑战性上:
同样是在主题《我在马路边》中的游戏“小小停车场”中,我发现幼儿对前面一两个层次操作已经十分熟练,总是能比较容易的就找出相应的车子停进停车场,于是,在这个时候我增加了第三个层次,让孩子找没有贴门牌号码的车子,找到之后并记下该车子的停车位。这样一来,对那些能力较强的孩子而言又是一种新的挑战。
综上而言,我认为在一个个别化在投放之前,老师就要充分的明白这个游戏你要让孩子从中学到什么?发展他的什么?而随着游戏的开展,老师在这过程中的观察目标也要不断调整,进行有针对性的观察并作出相应的指导。这样才能发挥这个游戏的最大价值,让我们的孩子更好的发展起来。